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8月底已有傳聞索尼、東芝、日立三家公司將會合并顯示器業(yè)務,上周終于塵埃落定。這三大巨頭共同宣布,與具有官方背景的日本創(chuàng)新網絡公司(INCJ)簽署最終協議,聯合成立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以此整合各自中小規(guī)模的顯示器業(yè)務。外界評論稱這是一次戰(zhàn)略性,競爭性地抱團組合,即是對自己的互補,也是對兇猛來襲對手們的防御。索尼、東芝、日立為什么要合并,是在什么背景下合并,合并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這一切都令人關注。
備受壓力 三巨頭終聯手
三家巨頭為何走在了一起,恐怕還是要歸結于日企虧損壓力的影響。由于今年行業(yè)不景氣,各大企業(yè)虧損均相當嚴重,譬如索尼電視機業(yè)務遭受了連續(xù)8年的虧損,東芝電視代工,日立電視產品外包生產,松下削減等離子產能并計劃出售位于千葉縣茂原市的液晶(LCD)面板工廠。另外,過去一直是日系企業(yè)主導著顯示技術,而近年來,韓國和中國臺灣面板的崛起給了日系很大的壓力,特別是他們的低成本面板,搶占了不少市場。
正如之前的傳聞一樣,日本東芝、日立、索尼正式宣布與日本創(chuàng)新網絡公司簽署了協議,成立一家合資企業(yè),合并這三家企業(yè)的中小型液晶(LCD)面板業(yè)務。中小型液晶面板應用于智能手機和數字設備等行業(yè),目前的全球前兩強為夏普和三星電子,其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4.8%和11.9%。新公司成立后,預計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1.5%,超越夏普和三星,從而成為中小型液晶面板生產全球首強企業(yè)。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東芝、日立和索尼計劃整合三家公司主要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的中小型液晶顯示面板業(yè)務,是為了應對韓國三星、LG等競爭對手在該領域的正面競爭。目前雖然仍以日本占有優(yōu)勢,但中國臺灣和韓國等對手緊追在后,為了保持領先,產業(yè)革新機構決定出資強化競爭力。
實力強悍 日本政府做推手
所謂的日本創(chuàng)新網絡公司,是由日本政府主導的投資基金,是新合資公司的最大股東,出資2000億日元(約合26億美元),占有七成股份,而索尼、東芝、日立則各占10%的股份。
日本創(chuàng)新網絡公司之所以愿意出資扶持,是希望結合三家企業(yè)的技術,重新挑戰(zhàn)韓國與中國臺灣廠商,在液晶面板市場上卷土重來。鑒于日本企業(yè)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而這三家企業(yè)無法獨自與國內外同行競爭,這次的合并似乎是一種必然。
日企長期主導了液晶面板的研發(fā)和生產,但時至今日,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已經由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yè)把控,日本企業(yè)市場份額被擠壓至僅保持大約10%。除夏普外,索尼、日立、東芝等生產線僅限于中小型液晶面板。
由于國際市場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暢銷,導致對于具有觸摸功能的中小型液晶面板市場需求激增,也使得中小型液晶面板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日企雖然在觸摸屏技術上仍具優(yōu)勢,占據大約40%的市場份額,但已遭到韓國及中國臺灣同行的重金投入和低成本的雙重挑戰(zhàn)。
技術不同 整合難度大
索尼、東芝、日立最近在平板電視市場上都不是很樂觀,索尼連續(xù)8年的虧損,東芝在中國的機型均是代工生產,而日立也將于今年年底把所有電視機生產外包,試圖遠離面板業(yè)務。三家公司在液晶面板方面所采用的技術也不盡相同,在高階面板技術上各有擅長,日立擁有當紅的IPS廣視角和MENS等技術,東芝是低溫多晶硅面板龍頭,而索尼在AMOLED 面板累積有很多技術和專利,整合難度相當大,這是新合資公司成立之后必須調整的方面。
日本顯示器公司表示,計劃從松下手中收購茂原六代廠拿來生產中小尺寸面板,預計2012年4月完成收購,金額為200億日元。這一收購將使日本顯示器公司在合并之后,產能不足的問題獲得緩解,競爭力提升。而東芝則對收購工廠持保留態(tài)度,認為收購成本可能比重新設廠更高,有意與索尼考慮在石川縣或愛知縣設立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