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錦春 何晴 侯國防 文/圖
世間萬物的根源是什么?天下萬物共存共榮的依據(jù)是什么?古往今來,東西方出現(xiàn)多位燦若星辰的思想巨匠,他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萬物之始。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苦縣(今周口市鹿邑縣),中國哲學鼻祖老子誕生于此、傳教于此、升仙于此,行至函谷關時將自己關于宇宙、陰陽、制度、人生的思考濃縮進五千余言,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貫穿天地的大法則,將“道”這一概念貫穿《道德經(jīng)》始終,為后人開啟“眾妙之門”鍛造文字密匙。
老子文化,根在鹿邑。在鹿邑這片古老又神秘的土地探尋老子文化,自然少不了拜謁明道宮。位于老子故里鹿邑縣城內的明道宮,坐落在升仙臺前,原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為太清壇。到唐時,以升仙臺為中心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雖后多毀于戰(zhàn)火,但對明道宮的城湖秋月,自古以來就有詩句記載,前有“一片綠波飛白鷺,半空紫氣下青牛”的質樸贊嘆,后有“搔首白云連紫氣,溶溶宛在水中央”的赤誠歌詠。如今明道宮景區(qū)以鹿邑縣城紫氣大道為界分為兩部分,紫氣大道南為弘道苑,北為明道宮,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景區(qū)內主要有弘道苑、眾妙之門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閣、藏經(jīng)閣、享殿、升仙臺等建筑構成。
能知古始,是為道紀。作為海內外最大的弘揚老子思想的宣傳基地,如今,人們追老子足跡行至鹿邑明道宮時,踏青色方磚,聽風鈴陣陣,可領仙人神韻。捧一本《道德經(jīng)》,細細品讀,感悟著中國乃至世界大化流行之大成,體會著老子思想至今在中華沃土上升起的炊煙裊裊……
亦人亦神 被褐懷玉
正值晌午,記者一行漫步至明道宮門的甬道兩側,在甬道后方的拱橋上,一位男子正虔誠地對著四方行跪拜之禮。據(jù)了解,在明道宮,當?shù)厝藢τ诠虬堇献舆@一行為早已司空見慣,因為在當?shù)厝诵哪恐?,老子既是一位圣人,又是一尊神?!盎蛟S在政治家眼中,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但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保佑我們的老君爺,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慰藉?!痹撃凶诱f。
關于老子亦人亦神,歷史也有跡可循。東漢晚期,曾任陳國宰相的邊韶作《老子銘》,文中稱:“老子離合于混沌之氣,與三光為始終。觀天作讖,降升斗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guī)矩三光,四靈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圣者作師?!边@里把“道”與“老子”合而為一,將老子神化為最高天神。后張道陵創(chuàng)五斗米道,道教崇奉老子為教主,尊為“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綿延流長,流傳至今,明道宮的一磚一瓦、一處一角,都涵蓋著老子“道”學思想的傳奇故事。
行至明道宮歷史上一座古老的宮殿——迎禧殿。史書記載,宋真宗到太清宮朝拜老子后駐蹕明道宮,就在此殿內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朝政,決策大事。因為有皇帝曾在此居住過,鹿邑的老百姓直到今天仍把明道宮稱為“東皇城”。明道宮原為紫極宮,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皇帝親自來鹿邑祭拜老子,就住在紫極宮中的迎禧殿里。一次夜游時,宋真宗思緒萬千,當即提筆揮毫寫下了“明道宮”三個字,意為彰顯道德、真理的地方。宋真宗為這座宮殿取明道宮之名,表明了其對老子思想真諦的貫徹。
越過以《道德經(jīng)》語意而取的崇道亭、尚德亭、抱樸亭、守素亭,便來到了以青石為基、漢白玉為欄的八卦臺。據(jù)當?shù)厝私榻B,八卦臺圍欄上的圖案,是傳說中的“八仙過?!睍r使用的法器。欄桿的三層設計,代表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宮內的兩顆皂角樹也常為當?shù)厝私蚪驑返?。人們認為,老子講求陰陽和諧與統(tǒng)一,宮內這兩株皂角樹一株為陰,一株為陽。一個挺拔向上,一個悠悠下垂;一個躍躍欲試,一個含情脈脈;一個猶赳赳武夫,一個如窈窕淑女,儼然一對不離不棄、生死相隨的恩愛夫妻。西邊的一株“女樹”每逢春天便繁花似錦,到了秋天卻無果實可采;東邊的一株“男樹”則春天無花無卉,到了秋天卻果實累累,真切地印證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思想。
“穿過八卦臺,眼前這座恢宏的大殿就是根據(jù)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掘資料復建的玄元殿。玄遠殿是明道宮建筑群中最大的宮殿。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拜老子為始祖,尊老子生地鹿邑為其祖庭,并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后人就建玄元殿予以紀念。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是從這里孕育產(chǎn)生并發(fā)揚光大的?!甭犅劽鞯缹m導游的講解后,玄元殿內的一座老子青銅坐像引人側目。只見老子手拿如意鉤,衣帶飄逸,上飾有仙鶴壽桃和商周青銅器常用的變形龍紋,其安詳飄逸的神態(tài)讓人聯(lián)想到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寫下的“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逼鋱猿值臒o為之道,在當時雖知者甚少,作為圣人還是要被褐懷玉,堅守正道,堅守行道。而今,圣人懷中揣著的“美玉”已被世人熟知并沿用,身披粗布的老子那內心曲高和寡的郁悶情緒也應一掃而光了吧。
身為人,老子行走于阡陌,勤學深思,品行高潔,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神游于天地萬物間,穿行于時光交織中,仿佛每日每時都與人們在一起說古論今,體道悟德;作為神,他斂容于廟堂,或先天一炁,或人間三清,與日月同在,與大化一體。時至今日,亦人亦神的老子形象仍深深扎根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蓬累而行 聚徒講學
經(jīng)過古時向老子行祭拜禮的“享殿”,便見到了明道宮建筑群中唯一現(xiàn)存的古建筑——老君臺,又名升仙臺。據(jù)有關專家考證,按中國秦漢時期建臺的舊制,它最初應是同陜西黃陵的武仙臺、河北臨漳曹操修的銅雀臺是一個時期,也就是說應是建于兩漢時期。此臺高有8.84米,臺底面積765平方米,整個臺體呈二十五邊形,以古式青磚堆砌,周圍立垛口女兒墻,是河南省保存較為完整的高臺建筑之一,居高臨下,雄偉壯觀。
老君臺大殿正殿三間,東西偏殿各一間,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有檐柱、斗拱,內部梁柱為砌上明造。清風徐來,白云輕飄,在青翠茂盛的百年松柏樹下,善男信女在臺上大殿上香、跪拜、祈福。傳說老子就是在此臺上羽化升仙的,實際上,因古人有筑壇講學的傳統(tǒng),因此,此臺是為紀念老子晚年在這里聚徒講學而修筑的。據(jù)相關資料記載,因周室“宮廷”動亂,老子受王子朝(即姬朝)“謀位未成、攜書赴楚”(楚國的都城為郢,位于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的牽連,被周悼王(姬猛)罷官。為了生計,老子回鄉(xiāng)后便重操舊業(yè),開辦學館。幾年后,老子官復原職。后來,老子見周室衰微,自己年事已高,便蓬累而行,辭官歸里,在縣城東關(即今鹿邑明道宮中老君臺)開館講學,傳道授業(yè)。老子晚年在這里傳播天下大道,宣講其“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尊道貴德”“以百姓心為心”的深邃思想。
據(jù)《史記》《孔子家語》等史料記載,孔子一生中曾數(shù)次問禮于老子。其中,第一次“問禮”是在周都洛邑。在與老子徹夜長談后,孔子獲益不淺,感嘆不已。對弟子曰:“鳥,吾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wǎng)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這便是“老子猶龍”的由來。老子的學生來自天南海北,諸如楊朱、列御寇、庚桑子、文子等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是老子的弟子。在老君臺大殿前,就站立了四位老子的得意門生,他們分別是莊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不同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此外,相傳老君臺上的13株檜柏,是老子13位弟子轉化而成,棲息在此陪伴老子。檜柏青翠蔥郁,常年涼風習習,百鳥飛鳴,恰似人間仙境。
繞臺一周,一個圓柱形的鐵柱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它靜靜地站在進臺處,守望著來來往往的善男信女。據(jù)了解,這根矗立在升仙臺上的鐵柱,是“柱下史之柱”,為紀念老子之物。據(jù)清《光緒鹿邑縣志》記載:這根鐵柱,“高八尺,圍尺有八寸,舊志謂為唐時舊物”。相傳,周天子上朝議事時,曾特旨恩準在朝堂內為老子立柱,好讓老子倚柱記錄。這樣既減輕了老子記述的勞累,又表示了對史官的尊重。所以后人就稱守藏室史官的老子為“柱下史”。這其中,大約也含有“蒼天厚土,定于一柱”之意吧。
關于老君臺,還有一事——臺墻上的彈痕至今仍是日軍侵華的歷史見證。1938年農歷五月初四,一隊日軍從鹿邑城東營子寨向西開進,因為當時縣城內并無高大建筑,加上老君臺上古柏森森,非常引人注目。日軍以為是國民政府的抗戰(zhàn)工事,就在縣城東城墻上架上迫擊炮,對老君臺集中炮擊,老君臺大殿東墻、東偏殿后墻和附近的柏樹上共中炮彈13發(fā),機槍彈無數(shù)。炮彈穿過大殿山墻,有卡在梁架上,有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龕上,有卡在了殿東柏樹的樹杈上,最后一發(fā)在修復老君臺西南角地基時才被專家發(fā)現(xiàn)。神奇的是,13發(fā)炮彈一發(fā)未響。此事并非神話傳說,在20世紀80年代,當年向老君臺發(fā)射迫擊炮彈的日本炮手帶著一塊“和平碑”來到了明道宮,向世人證實了此事。
揮筆五千 傳世千年
相傳,老子在擔任守藏室史期間,他看到周朝日益衰微和不斷內亂,日益厭惡,終棄官不做一走了之。他坐在青牛拉起的板車上,紅顏大耳,雙眉垂鬢,胡須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當老子行至函谷關時,守關尹喜見紫氣東來,自覺有貴人蒞臨,便熱情接待老子,殷殷祈盼老子能留下滿腹筆墨供世人研讀。老子便揮筆寫下五千余言,世稱“五千精妙”。字里行間實為老子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之收獲,冷眼旁觀周王室與諸侯國、諸侯國間博弈及勾心斗角之感悟,更重要的是對夏、商、周三代文明積累的提煉與升華?!兜赖陆?jīng)》一書寫成之后,老子語重心長地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jīng)》,言宇宙運行之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jīng)》,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言罷,老子告辭而去。后來,尹喜果然悟出真諦,并學有所成,修成大道,成為道教中的“文始先生”“無上真人”。
《道德經(jīng)》全文僅有五千多字,言簡而意味深長,質樸而充滿哲理,玄妙而順理成章。文句整齊,錯落有致,自然成句,氣勢磅礴,且善用比喻,文氣貫通。以極少之語,蘊極深之義,巧妙表意的逆說法,讓每個漢字重似千鈞,不容外借。老子認為,道被尊崇,德被珍惜;道的運行,德的施行,是歷來如此、自然而然的。“道”是天地之始、眾妙之門、萬物之宗,是天地萬物所賴以存在的根據(jù)、本性?!暗馈碑a(chǎn)生萬物,“德”蓄養(yǎng)萬物,萬物尊崇“道”而珍貴“德”。
此經(jīng)一出,傳頌千年。以《道德經(jīng)》為代表的老子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極大發(fā)展了中國人的理性思維和直覺思維,對中國道家、法家、儒家、兵家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在哲學、政治、古代科學、古代醫(yī)學、養(yǎng)生學、文學藝術、文化精神等方面,也為中國人獨有的東方思辨智慧提供了指南。
老子是中國的,其思想更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從普遍性上考察,早在七世紀時,《道德經(jīng)》就已有外文譯本。到十七世紀,西方的一些國家就有了《道德經(jīng)》的多種文字譯本。直至如今,西方政治家在大型國際活動中援引老子名言,詮釋《道德經(jīng)》語意。不可否認,《道德經(jīng)》中所表達的對全人類乃大化流行、茫茫蒼穹的終極關懷,會隨著時光飛逝越發(fā)珍貴,其蘊藏的無窮無盡的智慧,猶如一汪活泉,將為世人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冽。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在老君臺前方,是唐高宗李治祭祀老子的皇祭殿。殿外柱子上懸掛的對聯(lián)為“執(zhí)大象以還淳,滌玄覽而遣累”。此句源自唐高宗李治的《追尊玄元皇帝制》之詔書,言簡意賅是:掌握大道,還樸歸真;去除雜念,排遣苦累。其實,這也是唐高宗李治在此次鹿邑之行后,悟出的治國理念——“返樸還淳”“無為而治”。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歷朝歷代,多人在《道德經(jīng)》的文化長河中得到滋養(yǎng)。在《莊子·養(yǎng)生主》中,莊子在講述老子升仙后,寫下一句含義十分深刻的話:“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意為:蠟燭和柴薪的燃燒是有窮盡的,火卻傳承下去,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老子逝世已兩千余年,他的學說卻經(jīng)過關尹、莊子、文子、列子、黃老道家、淮南子,以及歷史上眾多道家學者傳承下來,對哲學、政治學、軍事、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深深印在后人的心理深層,并以新的形態(tài)和現(xiàn)代文明相結合,綿延不絕,無窮無盡。
老子倡言的“道”“德”觀和“尊道貴德”的思想,已然內化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永不磨滅的文化基因。五千精妙《道德經(jīng)》所闡釋的蓋天覆地、博大精深的系列理念,也已然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精神營養(yǎng)。作為老子的出生地及傳道地,鹿邑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老子文化的滋養(yǎng)中浸潤千年,老子文化也反哺鹿邑人民千年。從民間層面來看,在鹿邑方言中,“道德”二字不僅指代一個人的德行好壞,更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按照道理辦事的標準。老子的乳名為貍兒,即小老虎的意思,貍兒聲轉為李耳,因此在民間,當孩童出生后,仍有為其備上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的習慣,既為紀念老子,又祈盼孩童能受到“老君爺”保佑,取辟邪、吉祥之意。老人去世時,周圍人會以逝者是否有“德行”來評價一生功過……從社會發(fā)展層面來議,在周口全面建設現(xiàn)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斷汲取著老子文化的精神力量?!暗赖旅?魅力周口”這一城市名片的提出,旨在引導周口人民保持良好道德風尚,進一步將老子文化融入周口人民的血脈。
老子思想看似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貌似虛靜,卻滿溢關愛;倡導“無為”,結果是“無不為”,無為清凈其外,有為積極其內。今天,當代文人騷客對中國精神之源的追索,不僅是對文化知識的熱忱,還有出于中國文化“尋根”的需求,以及對人類文明和中國向何處去的深情關懷。誠然,在中國歷史的原野上,曾矗立著許多文化的高峰,《道德經(jīng)》可抵最高峰,其中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涵養(yǎng)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為中華民族融匯了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也為中華兒女乃至全人類打開了一扇思考宇宙萬物、追尋幸福生活的大門。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