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磊
◎《莊子·說劍》載:“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鐔,以豪杰士為夾。”這是“清廉”一詞最早的出處。莊子喻清廉之士為鋒刃寶劍,提醒為官者面對貪腐奢靡時應保持戒懼之心和敬畏之意。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他認為,真正的人才應心胸開闊、廣博豁達,能容萬物于胸中。他主張,忠誠、恭敬、有能力、有心智、守信用、清廉、守節(jié)操、儀態(tài)端莊、不亂心智,是人才必備的品德,并應積極倡行清廉。
家風不正遺禍患,家風清廉惠久遠。家風作為一個家庭世代相傳的風尚,是一種薪火相傳的文化和道德氛圍,清廉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而來。
當下,在價值體系的某些方面存在失范,官場的腐敗也是屢禁不止,還有某些富豪的不堪等丑惡孳生,直接影響了人們對社會道德的關注,家庭清廉風氣的建立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人們呼喚傳統(tǒng)美德的回歸、呼吁深挖社會腐敗的毒瘤,而對清廉思想和清廉家風的傳承正是人們這種美好愿望的表達。
“清廉”一詞,是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最早提出的,他不僅用清廉思想教化與感化后人,還為世人樹立了清廉典范。
《莊子·說劍》載:“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鐔,以豪杰士為夾。”這是“清廉”一詞最早的出處。莊子喻清廉之士為鋒刃寶劍,提醒為官者面對貪腐奢靡時應保持戒懼之心和敬畏之意。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彼J為,真正的人才應心胸開闊、廣博豁達,能容萬物于胸中。他主張,忠誠、恭敬、有能力、有心智、守信用、清廉、守節(jié)操、儀態(tài)端莊、不亂心智,是人才必備的品德,并應積極倡行清廉。莊子把清廉作為治國、治家和人生的標準,用大智慧告誡后人,要有“清靜無為,忘我無欲”的境界,內(nèi)心素凈,才不會受世俗誘惑,置功名利祿和權力于身外,從而豐富清廉之道的內(nèi)涵。
莊子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貴,不求功名,雖然生活窮困,依然視錢財如糞土。他樂于做漆園吏這樣的小官,也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他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淡泊名利、超然通達。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閑適,讓心靈進入自由、快樂的狀態(tài),并始終保持廉潔、正直而頗有棱角,以恣肆汪洋、立意悠遠、傲骨錚錚的逍遙人生,走出了一條清廉之道。
看到世人向往富貴功名而付出了遺忘或遺棄自我的代價,莊子提出必須遏制貪欲,只有清廉的人生,才能活出坦然。他認為,堵塞利欲的洞穴,發(fā)覺悟之心,節(jié)制欲望,就會沒有憂慮,也是升華生命價值的最好選擇。
莊子從人的生命現(xiàn)象入手,看穿人的生命本體,提出一系列修行指針,最后抵達清廉的境界。他的清廉思想,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和清廉之道,他認為“天道無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人的生命除了身與心之外,還有靈性的層次,正是這種層次,豐富了莊子的清廉思想,用“道”開了廉政文化的先河。
時至今日,清廉思想的引領和傳承,已凝聚為一種精神的傳承和情感道德的教化?,F(xiàn)實中,很多家庭特別是黨員干部從莊子的清廉思想中汲取了營養(yǎng),從遏制人的欲望入手,重視家風建設,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用好家風傳承清廉之風。黨員干部要從我做起、從修身齊家做起,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在小事小節(jié)、一點一滴中培育和建設良好家風。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diào)家風家教的重要性,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清廉家風關系的不僅是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更關系到黨風政風民風的好壞。所以說,清廉家風涵養(yǎng)作風、折射黨風、關乎政風、影響民風。
“清白家風不染塵,冰霜氣骨玉精神”,學習傳承莊子哲學思想的精髓,在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和智慧,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讓清廉之風吹進每一個家庭,營造濃郁的廉潔家風氛圍,讓我們更加相信真善美,讓社會更加積極向上,將清廉之風傳承下去,實現(xiàn)全社會的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