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
◎“修身”一詞最早見于《墨子·非儒》:“遠施周偏,近以修身?!毙薜谋玖x為裝飾、修飾,后來引申為內在的修養(yǎng)。先秦儒家極為看重修身。比如,孔子多次提到“修德”“修己”,孟子提出“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荀子提倡“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貫穿這些思想家論述的是,他們普遍倡導通過修身養(yǎng)性來砥礪品格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山坡上的小路很窄,常常去走,它便成了路;如果隔了一段時間不走,就又會被茅草堵塞住了。修身亦是如此,需要長期堅守,潛心修養(yǎng)。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常常因缺乏自我約束,面對誘惑時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舉動,比如不守時、不守規(guī)矩等。有些人甚至喪失理想信念,做出違背社會公德和道德的事情,踐踏法律、遭人唾棄。如此,不僅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不便和困擾,而且敗壞了社會風氣,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說到底,這些人都不注重修身。
“修身”一詞最早見于《墨子·非儒》:“遠施周偏,近以修身。”修的本義為裝飾、修飾,后來引申為內在的修養(yǎng)。先秦儒家極為看重修身。比如,孔子多次提到“修德”“修己”,孟子提出“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荀子提倡“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貫穿這些思想家論述的是,他們普遍倡導通過修身養(yǎng)性來砥礪品格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對于古人修身之說,我們今天仍應該提倡,并為其賦予新的內涵。
修身修什么?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在《大學全集·第八章·正心修身》中解釋為:“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意思是說:所謂修身要先端正自心,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偏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心思被不端正的念頭困擾,就會心不在焉:雖然在看,卻看不明了;雖然在聽,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卻不知道食物的滋味??梢?,修身必須要先端正自心。
翻閱浩瀚史冊,古往今來,凡流芳后世者,皆能“修身正心”。南宋宰相文天祥,用滿腔愛國之心成就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話,他的德行深深烙印在人們的精神血肉中。同樣,身為一國之相的秦檜,為了一己之私利,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鐵骨錚錚的岳飛等愛國將士。他們皆有宰相之才,不同的選擇彰顯修養(yǎng)之高低,修身之人永垂青史,無德之人遭人唾棄。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做到修身正心,謹慎行事,嚴于律己。曾國藩有言:“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和這樣的人來往,完全可以放心人品,不會有任何擔憂。如此,才能贏得他人的尊敬。為什么有些人說話、舉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問候都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呢?這里面就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yǎng)問題了。
可惜,在一些人那里,這些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思想精華,早被他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們忽視了自身修養(yǎng),只注重追求物質享受和個人利益,追求自我的幸福和成功,卻忽視了他人的需要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這種德不配位的思想導致他們突破道德禁區(qū),任私欲膨脹、為所欲為。尤其是一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如果將修身正心置之腦后,理想信念就會動搖,信仰就會迷茫,精神就會迷失,猶如身體“缺鈣”,不僅會得“軟骨病”,整個身體都可能“垮掉”。一些落馬官員在檢討違法違紀的原因時,都會提到自我修養(yǎng)的缺失是陷入腐敗漩渦的重要原因,這值得所有黨員干部警惕反思,并引以為戒。
修身乃處世之本,修身乃成事之基。當今社會,科技發(fā)達,物質豐富,誘惑很多。如果不注重自身修養(yǎng),面對誘惑時,就很容易放縱自我、迷失方向,做出令人不齒的事情。如此,又怎會受到他人尊敬呢?在單位如何擁有威信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們?yōu)槿颂幨酪欢ㄒ訌娮陨硇摒B(yǎng),尤其是黨員干部,更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理智駕馭自己的七情六欲,以便“齊家、治國、平天下”。
當然,修身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修身養(yǎng)性,并且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吧綇街栝g,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山坡上的小路很窄,常常去走,它便成了路;如果隔了一段時間不走,就又會被茅草堵塞住了。修身亦是如此,需要長期堅守,潛心修養(yǎng)。
在當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每一個人都在和諧社會中承擔著相應的責任。惟愿大家都能秉承“修身為始,修身為本”的道理,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和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