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解讀
(接上期)
◇張君民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實行。但是天下竟沒有人能夠知曉,沒有人能夠?qū)嵭小N业难哉撘缘荔w的自然無為為主旨,我行事以道體的自然無為為根據(jù)。正因為人們不理解這些道理,所以也就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難得了。有道的圣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而胸懷美玉。
【解讀】
“自古圣賢皆寂寞”,老子精神上的先知先覺,使他的孤獨感更加強烈,他站在人類精神文化的制高點,面對著為名利熙來攘往的人們,發(fā)出了“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的沉重嘆息,這嘆息像是在發(fā)牢騷,也滿含對人們的警示。
這是一種無奈的警示!無奈之余,老子為天下所有懷才不遇者指出了一條路:被褐懷玉。
褐,用粗毛和麻編制而成的衣衫,是一種最劣等的衣服,一般為窮人所穿。因此,褐衣、褐夫也成了窮人的代稱。
玉,在這里并不指玉器,而是比喻像玉一樣冰清玉潔的人格、修養(yǎng)、賢才和美德。
被褐懷玉,是指內(nèi)有珠玉一樣的人品,外著粗陋低劣之衣的智者、隱者。他們其貌不揚,其裝不雅,但卻具有高才大德、曠世之才。
他們生逢亂世,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隱于人世。《莊子·雜篇·論王》曰:“故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兮。”意即養(yǎng)志的人忘了形骸,養(yǎng)形的人忘了利祿,求道的人忘了心機。
是的,看看我們的身邊,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者有之,他們懼怕內(nèi)心的空虛,所以用華麗的外表來為自己壯膽,而金玉其內(nèi)者,樸實而平凡的外表也難以掩飾他的自信和從容。
《孔子家語·三恕》:“子路問孔子曰:有人于此,披褐而懷玉,何如?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zhí)玉?!弊勇穯柨鬃?,有這樣的人,他身懷才智,仁德不顯于外,好比身穿粗布鄙衣而懷揣寶玉,如此怎樣?孔子說,國家政治昏暗,隱藏起來是適合的;國家政治清明,就應(yīng)該登朝入仕,展現(xiàn)自己的才智和仁德。
孔子的這番話,本身就是對老子思想的進一步解釋。其實,老子的被褐懷玉就是當隱者的意思。
姜子牙博學(xué)多聞,才略超人,曾為商紂王做事,但商紂王無道,他就離開了,“隱于渭濱”,80多歲的時候,才被周西伯發(fā)現(xiàn),得以施展才華,助其成就曠世偉業(yè)。
屈原曾為楚國重臣,韜略滿腹、才華橫溢,但身處“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大環(huán)境下,不被重用,又遭佞臣排擠。這時候,他以詩文宣泄自己的不滿,以鮮花、香草比喻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的小人,以致兩次遭到流放。當秦國再次攻楚,占領(lǐng)郢都時,屈原悲憤大作,絕望之極,怒投汨羅江而死。
據(jù)說,屈原準備投江時,一個漁夫曾對其苦苦勸說,屈原不聽,說:我寧可投江,也不能讓清白之身蒙受世俗的塵埃。漁夫無可奈何,一邊敲擊著船板離開,一邊唱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痹跐O夫看來,世道清平,可以出來為官;世間混濁,可以隨波逐流,落個被放逐甚至自殺的下場是大可不必的。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