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與6個海灣國家領導人在戴維營會晤,商討伊朗核問題談判、也門局勢等問題。美國原想借此次會晤好好安撫一下海灣地區(qū)的“小兄弟”,在伊核問題沖刺之際穩(wěn)住中東的“大后方”,沒想到卻碰了壁。
除了科威特和卡塔爾的國家元首出席之外,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巴林和阿曼四國元首都只派代表與會。這種冷落對當慣了“老大”的美國來說,可算前所未有。
作為海灣國家的“領頭羊”,又是對也門空襲的主力,沙特國王薩勒曼原本最該到場,但他卻在白宮宣布他將赴會后爽約。黎巴嫩《阿拉伯祖國報》引述分析家們的話評論說,薩勒曼國王的缺席是“給奧巴馬政府的一記耳光”。
海灣國家如此公開怠慢,反映出它們對美國中東政策的不滿。多年來美國在中東問題上反復無常、自相矛盾,早已令其中東伙伴心生怨懟。而近年來美國在處理中東亂局問題上更是顧此失彼,各種矛盾日益激化。
海灣國家對美國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伊朗核問題上。一方面,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特等國把什葉派掌權的伊朗視為主要敵人,另一方面,美國目前正力推外交解決伊核問題。隨著今年6月底伊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達成期限的臨近,海灣國家日益焦慮。
事實上,無論是伊朗核問題還是敘利亞、也門亂局,都與美國肆意插手別國事務脫不了干系。
美國凡事從本國利益出發(fā),又到處以“世界警察”自居,在民族、宗教關系復雜的中東惹下重重禍患。然而,點火容易滅火難,如今美國想要“擺平”中東亂局中的各方,談何容易。
在戴維營峰會上,美方承諾在加快武器轉讓、反恐、海上安全和彈道導彈防御等方面與海灣六國加強合作,并提出可以把它們列為“非北約主要盟國”。但對海灣國家最渴望的簽署正式防務協(xié)議的要求,美國卻沒有答應。事實上,由于美國要保持以色列相對其阿拉伯鄰國的軍事優(yōu)勢,它甚至不會向海灣國家提供最先進的武器。
戴維營會晤結束后,只有奧巴馬一人現(xiàn)身記者會介紹“會談成果”。外界由此推測,“小伙伴”們似乎對奧巴馬并不買賬。無怪乎《華盛頓郵報》評論稱這次會晤為“孤獨的峰會”。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